1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日前出台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清单,全方位筑牢基本生活底线,让民生保障政策更贴民心、更见实效。
为确保救助政策精准对接不同困境群众,我市将低保纳入方式细分为三种形式。其中,“整户保”以家庭为单位实施保障,申请人须具备本市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规定,按“低保标准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差额”计算救助金;“单人保”则针对家庭收入尚可但存在重病、重残成员的情况,重病患者需满足家庭人均收入在5倍低保标准以内,重残人员需满足家庭人均收入在3倍低保标准以内,且个人收入低于低保线,救助金分为全额、半额两档,着力保障家庭中的特殊困难个体;第三种是针对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包括残联认定的一级、二级残疾人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若无法通过前两种形式纳入低保,可仅核查本人财产与收入,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按25%低保标准定额救助。
我市开通多渠道低保申请路径,兼顾本地与外地户籍群众需求,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本市户籍居民可前往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近1年内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也可通过“辽事通”APP在线填写表单、上传材料,实现“掌上办”;外省市户籍家庭可由一个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一致的家庭成员向其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若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均不一致,可由任一家庭成员向其户籍所在地申请。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名家庭成员为我市户籍,即可以家庭为单位在我市申请低保,有效避免“多地跑、反复跑”的麻烦。
我市还构建了“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三级兜底保障网,实现“困难程度不同,帮扶力度匹配”。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条件适度放宽,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1.5倍,人均存款限额为低保家庭的1.5倍,车辆、房产要求参照低保规定,虽不享受定期救助金,但可享受各类专项救助政策;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为2024年新增政策,专门帮扶因基本居住、医疗、教育、残疾康复等刚性支出较大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须同时满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鞍山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符合低保边缘家庭财产条件(车辆方面适当放宽),申请前一年内生活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未被认定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或低保边缘家庭4个条件。此类家庭可享受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及各类专项救助,有效填补政策空白。
除基本生活救助外,市民政局还联合多部门推出专项救助,形成“1+N”全方位帮扶体系。医保部门为三类困难群体提供参保资助、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报销倾斜、医疗救助;教育部门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提供资助入园、免除学杂费、发放生活补助与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服务;人社部门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服务帮扶就业;住建部门负责城市公租房保障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民政部门额外提供冬季取暖救助、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等。
信息来源:2025年10月15日 鞍山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