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鞍山市铁东区“邻里守望 关爱银龄”品牌,凭借二十余载深耕基层的暖心实践,从全国众多老龄服务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银龄行动”老有所为重要品牌项目。这一国家级荣誉,既是对鞍山老龄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深刻诠释了“老有所乐、少有所敬”的鞍山民生温度,彰显了新时代老龄事业的温暖底色。

作为品牌核心载体,铁东区老年志愿者协会自2002年9月13日在区民政局指导下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用心、贴心、暖心”的服务理念,构建起覆盖10个街道、97个社区(村)的立体化志愿服务网络。会员以“银发力量”反哺社会,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结对模式,与空巢、孤寡老人结成37460个帮扶对子,累计开展帮洗澡超8200次、医院陪护2640次、义务理发18.5万人次,调解邻里纠纷2549起,量血压测血糖各1.26万次,打扫卫生5.2万次,走访特困家庭超18万户。这些数字背后,是银龄志愿者们温情陪伴驱散孤独、细致照料守护尊严,更是用脚步丈量出的民生温度,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鞍山落地生根。

近年来,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将老龄工作列为民生重中之重,持续丰富“银龄行动”内涵,推动全域银龄服务网络成型。目前,全市已组建465支银龄志愿服务队,汇聚4.45万名银龄志愿者,形成“市级讲师团+社区服务队”的立体服务格局。仅2025年,银龄志愿者已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在“敬老月”期间,我市银龄讲师团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反诈宣传、智能技术培训等公益活动,让“银龄智慧”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生机——老年朋友们既当“受益者”更当“参与者”,在健康知识普及中提升自我保健能力,在反诈宣传中守护“钱袋子”,在智能技术培训中跨越“数字鸿沟”,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从“邻里守望”的社区微实践到全国品牌的华丽蜕变,我市正探索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友好型城市新模式。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持续推进“银龄行动”提质扩面,重点培育“银龄讲师”“银龄调解员”“银龄文艺队”等特色队伍,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中实现价值认同,在互助关爱中收获幸福体验,让“夕阳红”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信息来源:2025年11月04日 鞍山全媒